奶癣,又称婴儿湿疹、奶疮、胎毒,是—种婴儿的多发病。多发生于满月至1岁左右的婴儿。
奶癣的发病,多因营养过度,消化不良,对食物的过敏或某些外界因素(如肥皂、羽毛、毛衣等)刺激所致,有的还与遗传有关。
奶癣常见有两个类型:①渗出型,多见于饱食无度,消化不良,肥胖的婴儿。先自头顶、面颊发病,严重者波及全身,皮疹可有红疹、丘疹、小疱、糜烂、结痂、渗出明显。②干燥型,见于营养较差的瘦弱婴儿,多发于面部躯干、四肢,皮疹主要为潮红、丘疹及糠状鳞屑,渗出不明显。两型均可见婴儿因瘙痒剧烈而致哭闹不安。
奶癣的防治原则为注意喂养方法.避免不良刺激,不婴饥饱无度。对牛奶或其他蛋白质食品宜煮沸稍久.乳母宜限制海鲜类及辛辣刺激食物,多食鲜橘汁及水果类,避免毛织衣服直接接触患儿皮肤。
患有奶癣可内服一些氯苯那敏(扑尔敏)、维生素c及钙剂,切莫滥用激素。要以外治方法为主,可先用中药马齿苋30克、黄柏30克、地榆30克煎水温湿敷.然后用小麻油调祛湿散(大黄30克、黄芩30克、寒水石30克,共研细末)外涂.每日2—3次即可.严重者及泛发全身的要及时送医院治疗。
详情可登陆湿疹 .tspf120/shizhen/专题,将对湿疹的症状,图片,表现,病因,预防,危害,护理,饮食,注意事项,治疗,治愈,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或向皮肤病专家进行在线咨询!届时专家将根据您的具体情况作出详细的解答.